阅读历史 |

第23节(2 / 3)

加入书签

秦人,他是原先河内的赵国贵族,秦军打过来的时候因为投降的早所以并没有受到秦人太多刁难,甚至还因为秦国官吏不够只能用六国原本的贵族治理六国而捞了个县令的职位。

老媪年纪很大了,这方圆百里内几十年的大小事情都记录在了她的记忆中。她自然也清楚这个县令在赵国还在的时候就是什么样子,欺压黔首、强抢田地、殴打无辜,骨头还软,秦军还没有到怀县他就已经投降了。

“今岁的虫害严重,许多黔首家中仅剩下一点粮食了,若是全额缴纳税赋,那今年冬天就会饿死很多人。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所以才来请求您的帮助。”老媪认真的看着赵不息。

赵不息这些年做了许多事情,她无私的将宝贵的弩送给各个村子,在乱世中保护了许多村子免受盗匪的掠夺,她免费传授沤肥之术,让百里内的黔首都能种出更多的粮食,她帮助附近修建水车,她照顾鳏寡孤独……

无论是低贱的奴隶还是贫穷的黔首,只要是个好人,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赵不息都愿意提供帮助。

在怀县内,黑石子赵不息就如同在赵国内的平原君赵胜一样受人尊敬。

而贤人在这个时候的影响是很大的,前有墨子止楚攻宋,现有秦王攻打韩国只为韩非,战国四公子闻名天下引来无数门客效忠,而后还有刘邦因为刘盈请来商山四皓而停息废太子的念头。

所以这些乡老和里正才会来求赵不息。他们之中读过书的很少,大部分都只是活的比较长的普通黔首,哪怕是知道是县令的缘故可他们也没办法拿县令怎么样。

嬴政饶有兴致地坐在一旁旁观着,对他来说,这件事只需要他动动嘴唇就能将怀县县令绳之以法。

但是他不打算那么做,他想看看赵不息会怎么做。

神奇的机关术足够赵不息封爵,高产的改良粮食技术足够赵不息封侯,仁慈能让赵不息治理一地。

仅仅有仁慈是不够的,怎样对待敌人同样重要,赵不息在嬴政看来最大的缺点就是心太软了。

赵不息庄重地站起身来朝着众人一拜,众人连忙起身避开赵不息的大礼,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赵不息笑了笑。

“息,义不容辞。”

嬴政暗叹一声,有些可惜,不应该这么快答应的,太轻易答应的事情不会让对方铭记,等到对方走投无路再三请求后才是换取好处的最好时机啊。

送走了连声道谢的乡老和里正们后,赵不息就立刻吩咐溪去准备马车,她要尽快赶到县中去解决此事。

“你答应的太快了。”嬴政忽然开口。

赵不息笑了笑说道:“我知道赵公的意思,你认为我应该多推辞几次再勉为其难答应对吗。”

嬴政沉默着默认。

“可谁让我善良呢。我就是看不得有权有势的人欺负黔首。”赵不息耸耸肩。

“我觉得我有能力解决这个麻烦,所以我就答应了,何必再推辞几番让他们更绝望呢?”

“我是贤人黑石子赵不息嘛。”!

被看不起

从黑石到怀县是没有驰道的,自黑石坐着马车出发,要两个时辰才能到县城。

道路上行着一路人马,约莫三十多个人,各自骑着马紧紧护卫着中间的马车。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是嬴政提出想跟着赵不息去县城,嬴政出门了,那带着的十几个侍卫自然也要跟着保护陛下安全,再加上赵不息带的人,就这么多了。

马车内。

嬴政正坐在赵不息身前,低头看着她:“你打算怎么做?”

“先去县衙询问县令。”赵不息回应。

“你已经知道县令欺上瞒下还要去问他,岂不是自投罗网?”嬴政口中询问着,眼底却闪过一丝笑意。

赵不息瞥了他一眼:“秦律规定,知情不告者同罪,秦律还规定,无大事不可越级告状,我得先去县衙告状,才能证明我既没有知情不告,也没有轻易越级告状。”

从黑石出发的时候太阳刚刚升起,到达怀县县城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

赵不息先将嬴政安顿好,又急匆匆往县衙赶去。

怀县县令姓楼,他和曾经的赵国重臣楼昌有着远亲,虽然这点血缘上的联系已经稀薄到几乎可以忽略,但是或许某些“本性”还是存在于血脉之中的。

起码这位楼县令当初投降秦国的速度不比他的远亲楼昌收受秦国万金贿赂出卖赵国的速度慢多少。

在许多人想象中,县衙应该是门外围着人山人海,去的人先在门外击鼓鸣冤,头戴乌纱帽的官员端坐于“明镜高悬”的匾额下,两旁衙役各个手中拿着杀威棒,高喊“威武……”

可实际上秦朝的县衙并不是对外开放的,这时候也根本没有“击鼓鸣冤”这一说,这时的鼓,只有战场上的战鼓和祭祀的礼鼓。更不用说衙役了,这时候官吏职位都是有定数的,哪来那么多人手充面子。

楼县令正在后堂里抱着美姬调笑,听到小吏禀告赵不息来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