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节(2 / 3)

加入书签

呢。

先别管黑石子看不看得上他那群兄弟,先举荐了再说。

赵不息眉宇不经意的动了动,面上维持着平静:“好啊,请刘公引荐这位大才吧,若是他当真如您说的那样有能力又愿意做我的门客,那我愿意用十金来招揽他。”

又一个十金。刘邦乐了,他的兄弟夏侯婴和他差不多,都是苦哈哈的底层小吏,穷得叮当响,能有个好差事可以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了。

“我还有另一位好友周勃,弓马娴熟,孔武有力,在您身边担任侍卫再合适不过啦!”

刘邦接着举荐兄弟。

赵不息双眼一亮,连忙道:“若是这位周勃当真如你所说的一样弓马娴熟,我愿意用二十金来请他担任我的门客。”

周勃这个名字可能许多人对此不熟悉,可他有一个很有名气的儿子,周亚夫。周亚夫乃是汉文帝手下的第一大将,在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统领的细柳营军纪严明,有一次汉文帝前往军营,可因为没有周亚夫的命令,守门的将士就将汉文帝拒于门外,可看周亚夫治军能力之强。

而周勃的名气和能力虽说比不上他的儿子,可也是一位很厉害的将军了。

刘邦又接着想自己的兄弟们里有没有其他人能跟着赵不息混口饭吃的。

审食其?和自己的关系很好,可是没什么出彩的能力。卢绾?是自己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最好的兄弟,不过也没什么才能……

“若是主君愿意上门招揽,那可以看看沛县的豪族王陵,他也是一位十分有才能的大才,不过我和他不太熟悉,恐怕无法为主君引荐他。”

刘邦犹豫了一下,最后又吐出了一个名字。

这也是少有的日后在沛县起兵但是和刘邦不是一路的造反大才了。历史上的王陵一开始有些轻视刘邦,所以在日后造反的时候独领一路反军,直到后来王陵才归顺的刘邦。

不过能捞到夏侯婴和周勃再加上一个未来的名将周亚夫已经让赵不息很满意了,赵不息连连点头,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浅浅的眯了起来。

“好啊,好啊,我得刘公,犹如周文王得姜尚,如鱼得水也!”

赵不息一把握住刘邦的手,诚恳道。

刘邦不太习惯赵不息文绉绉的说话,不过当他捧着赵不息递到他手中的三十金中介费的时候,刘邦身体一震,反手握过赵不息的手。

脸上的表情要多诚恳就有多诚恳:“我得黑石子,亦犹如姜尚得遇周文王。”

从赵不息的府邸中出来以后,刘邦脸上还满是如梦如幻的恍惚感。

刘邦下意识摸摸自己胸口的地方,那个地方因为塞了太多金子已经鼓囊囊的了。

刘邦喜笑颜开,哈哈大笑。

“我刘季,也有今日啊!”

说完,他昂头挺胸就往家里走,宛如一只雄昂昂的大公鸡。

刘邦一路上遇到许多人,刘邦不管认识不认识都高声和他们打着招呼,昂首挺胸得意极了。

“刘季,这么高兴,你捡着金子了啊。”

路上有熟人这么打笑他。

刘邦一挑眉,咧嘴一笑:“是啊,我正打算去买新衣买好马!”

熟人便大笑起来,故意高声道:“你又在吹牛啦!”

刘邦嘿嘿两声,不再说什么,只是脸上的表情又得意了一分。

很快就到了刘邦的家,他是和刘太公一起住的。刘邦有两个兄长,都已经分家分了出去。

倒不是说刘太公愿意分家,而是秦律对人丁有严格的规定,一家子如果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则必须要分家另外立户口,若不然就要加倍缴纳税赋。而刘邦的大哥二哥都有谋生的手段,能养活自己所以刘太公就把他们分了出去,而自己跟着刘邦住,还能照顾一下整日胡混的小儿子。

刘邦进家的时候刘太公正在晾晒稻米,见到刘邦进来,顿时气不打一出来。

“家中的稻米放了一冬都要发霉了,你也不拿出来晒晒,我看你眼里是没有一点活,非要我催着才干活是吧!”

刘太公碎碎念叨:“你看看你二哥,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种田好手,你再看看你,种地不行,比你哥差远啦……”

刘邦往日听到自己老父的抱怨都只是闭着眼充耳不闻,可今日却一反常态,挺直了腰,双手叉起,一副反过来儿子教训老子的模样。

“爹!”

刘太公厉声道:“喊乃公作甚!还不快点换上短褐来把稻米晒上!”

刘邦把怀中的钱袋拿出来掏出里面的金饼扔到自己老爹面前:“哈哈哈,你儿子我有的是钱,你还惦记那点破稻米干什么?等会乃公出去买上一斤的羊肉,今晚咱爷俩喝酒!”

刘太公惊疑不定拿起金饼,放到牙下面咬了咬。

是真的金子。

顿时气得跳起来,揪着刘邦耳朵就要摸棍子。

“乃公再穷也没偷过人家的钱啊!乃公一辈子清清白白的,怎么就养出你这个逆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