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15章 奉旨出使(5 / 73)

满补丁,领着一个七八岁男童。

男童赤着的脚,浑身脏兮兮的,看到有人过来,便钻到妇人身后躲起来。

熊化并没有往心里去,毕竟乞丐到处都有,轰走便是了。

\"青天大老爷!\"

妇人突然扑跪在地,咣咣磕头:\"我家男人出去打仗,死在外面,抚恤的银子全叫知县吞了!求大老爷做主啊!\"

熊化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冤声吓了一跳,不过,他的第一反应并非去看那对母子,而是转过身,看向城门方向。

还好那个死太监早就走远,不然今天就麻烦了!

\"哪来的刁民!\"

熊化身边的衙役厉声喝道:\"竟敢冲撞知府大人!\"

那妇人却不顾衙役呵斥,连连磕头:\"大人明鉴啊!民妇的丈夫战死沙场,可抚恤银两至今一文未见!家中老小都快饿死了!\"

熊化闻环顾四周,见街上已有行人驻足观望,便压低声音对衙役吩咐道:\"先把人带进府衙再说!\"

衙役会意,上前架起那对母子就往衙门里拖。

那妇人挣扎着还要喊叫,却被捂住了嘴。

进了二堂,熊化屏退左右,阴沉着脸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在府衙前喧哗?\"

妇人战战兢兢地答道:\"民妇陈王氏,丈夫陈大勇是登州卫的,去年在朝鲜战死。按朝廷规定,应发抚恤银三十两,可民妇至今未收到分文……\"

熊化打断她的话:\"你是登州的?\"

陈王氏摇摇头:“民妇是济南府齐东县人,丈夫在登州卫当兵。”

熊化皱眉道:“既然你丈夫在登州卫,战死后抚恤理应由登州府发放,你来济南府告什么状?”

陈王氏战战兢兢地说道:“民妇先去齐东县衙,县太爷也是这么说的,然后去登州府,被人轰了出来,走投无路,只好来到济南府……”

熊化不耐烦地站起身,说道:“你就算去北京城,你丈夫的抚恤也该由登州府发放,来人,把人请出去!”

陈王氏赶忙道:“知府大人,您若是不管,我们母子就活不下去了!”

可是,熊化已经离开,两名差役走上前,推搡着陈王氏往外走。

“活不下去的多了,再喧哗,把你抓紧大牢!”

1

熊化介绍道:\"这家姓赵,丈夫是刘总兵麾下把总,去年在朝鲜作战时阵亡,留下妻子和一双儿女。\"

高起潜下了马车,只见一位三十出头的妇人带着两个孩子迎了出来。

妇人衣着整洁,面色红润,看不出生活困顿的样子。

\"这位是京师来的高公公,特来查访抚恤发放情况。\"

妇人连忙行礼:\"民妇赵李氏,见过熊知府,见过高公公!\"

高起潜摆摆手:\"不必多礼!咱家问你,朝廷发放的抚恤银两,可曾收到?\"

\"收到了,收到了。\"

赵李氏连连点头,说道:\"去年腊月就收到了,一共五十两银子。多亏了朝廷恩典,我们母子才能过活。\"

\"可有人克扣?\"

\"没有没有,\"赵李氏看了熊化一眼,\"知府大人亲自送来的,一文不少。\"

高起潜转过身:“熊知府这等事都要亲自操持,令人佩服!”

熊化赶忙道:“高公公谬赞,下官身为一任知府,当为百姓做主!”

高起潜淡淡笑了笑,然后又问了几句,赵李氏对答如流,毫无破绽。

接下来走访的四家情况大同小异。有的家里开了小店铺,有的儿子在衙门当差,最不济的也有几亩薄田度日。每家都说收到了全额抚恤,对朝廷感恩戴德。

到了第五家时,已近正午。高起潜擦了擦额头的汗,对熊化说:\"已经走访五家了,情况都差不多。咱家看,就不必再走了吧?\"

熊化心中暗喜,面上却故作严肃:\"高公公,要不再多看几家?\"

\"不必了。\"高起潜摆摆手,\"咱家心里有数了,山东官员办事得力,抚恤发放及时,咱家回京后定会如实禀报。\"

熊化松了口气:\"那高公公辛苦了,不如回城用膳?下官已在府衙备下薄酒。\"

高起潜笑道:\"那就叨扰了。\"

一行人回到济南府,酒席早已备好。

席间,熊化频频敬酒,高起潜来者不拒。

酒至半酣,熊化使了个眼色,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